OP Stack如此抢眼,ZK Stack和Starknet Stack的机会在哪?
Rollup 四大天王推出 Stack 策略,或许 OP Stack 只是抢占了先发优势。前情提要:币安研报:Rollups过于中心化,深度解读L2去中心化排序器 背景补充:疯狂多链宇宙OP Stack如何靠一键建立Layer2颠覆市场
本文目录
1 Sequencer 元件模组化共享竞争2 多链开发者亲和度竞争3 多链生态应用竞争最近,OP Stack 表现尤为抢眼,先后有 opBNB、Zora、Base、Wordcoin、DeBank 等十多个专案宣布加入 OP Stack 阵营,有部落客预估仅 Base 一家就可以给 OP Treasury 带来 45M 额外收入。 难道只是因为 Optimism 在 layer2 中很正统,会整活吗?这背后的门道恐怕没那么简单,说下我的思考:
一个开源堆叠被广泛应用的关键是 License 的开放程度,四大天王提供的 Stack 服务中,Optimism 为 MIT License,而 zkSync、Arbitrum、Starknet 都用了 Apache License 20,二者都是开源程度较高的 License 许可证,但 MIT 更简洁自由,通俗讲可以为所欲为。 而相较之下,Apache 则在相容性、商标使用、专利授权、责任限制等方面都有一些限制,看似有利于产品商业化,实际上却成了枷锁和限制。
Optimism 和以太坊 EVM 的相容程度高,看其 Github 11994 次 Commits 23k forks开发者活跃度就知道这背后有多少程式码更新和融合工作了,这个资料甚至优于 Arbitrum,也远超 zkSync 和 Starknet。试想,一个和以太坊融合度更高,现在开源自由程度又最大的 Stack,哪个专案方能不爱?某种程度上,选择 OP Stack 还真是选择了 L2 的正统性。
不少人说 OP Stack 成了专案方一键发链的工具,这句话带有讽刺韵味。估计有些专案享受拿来主义时并没有想过,一键发链搞 layer2 的必要性。如果真是一种撸撸毛党的盈利手段,这样的 layer2 只能是榨取市场流动性的一个叙事罢了,显然这和 Optimism 最终要实现的 SuperChain 愿景也背道而驰。其实,专案方之所以尤为在意商业化自由,主要还是在打创收的算盘。
个人认为,像 Base 这样有 Coinbase 光环加持的专案,可以靠使用者的撸毛预期,开发者的活跃明显从 C 端市场吃到一口肉,其他 layer1 这么做,主要为在熊市增加一些 B 端服务商业收入来源,Rollup as a service (RaaS)。 基于这套成熟的 L2 方案,来为一些开发者提供潜在商业化的服务。因为 OP Stack 比较通用,不同链做 layer2 还得做专业的订制开发,而把这样的订制开发能力打包卖给没有开发能力的客户,很 make sense 吧?这确实是一种熊市苟着的策略。不然,一个 NFT 市场,一个资产社交平台做 Layer2 图啥?
那为啥不用 Arbitrum 的 Orbit 做 layer3 呢?layer3 的专属链固然好但目前市场需求并不大,Cosmos 数百个专属 appchain 的现状似乎验证了这一点。而且 layer3 的跨链通讯互动目前还存在技术难点,在游戏、social 等应用链市场起来之前,偏金融属性的 DApp 尤为看重应用之间的可组合性和通讯性,以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开发独立专属链会有摩天大楼建在郊区的无力感。眼下,Layer2 的市场需求无论是叙事性还是叙事性,明显大于 layer3。
那用 zkSync 的 ZK Stack 做 ZK layer2 不好吗?确实,基于 ZK Stack 也可以构建 layer2。开发者当然想搞 ZK,毕竟叙事性更强,但奈何它难搞啊。Stack 最核心的 zk circuit 电路演算法是个难啃的骨头,开发者想走 zk 路线,仅消化程式语言 gap 和 zk 电路的高深就得一段时间吧。想独立订制开发 ZK 电路系统,技术上太难了,当然共享 zkSync 的元件也是个选择,但现在这大兄弟支援吗?我们从 opBNB 荒废的 ZK 程式码更新就能看出端倪。
以上正是 OP Stack 能在四大天王 Stack 战略中拔得头筹的原因 。我个人觉得这对 Optimism 来说是利好,因为专案方可以选择订制开发 Sequencer,也可以和 Optimism 共享一个 Sequencer,而后者需要给 OP Treasury 纳税,这位博主对 Base 的收入做了预估,以目前的市场热度,以 10 的分成,OP 都可以拿到 45M 的收入,将来随着 BASE 生态进一步壮大,这一数位保守可能达到 20M。
最后,当然期待更多的专案方能够基于 OP Stack 开发,最好也雨露均沾一下,照顾下 Arbitrum Orbit layer3 和 zkSync、Starknet 的生意。不过,布局 layer2 或 layer3 之前,得想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只是为了多个叙事,蹭 L2 的热点大可不必。至于 ZK Stack 也不要眼红 OP Stack,先做好自己核心 ZK 元件的去中心化才是最主要的,未来会有被开发者广泛使用一天。
既然 OP Stack 如此抢眼,是不是 ZK Stack 和 Starknet Stack 等就没有机会了呢?显然不是,OP Stack 只是抢占了先发优势,估摸下从 22 年 10 月首次提出 OP Stack 框架到 23 年 6 月 Bedrock 才完成,再到 7 月 BNBChain 宣布基于基于 OP Stack 开发 Layer2。这期间 Optimism 团队洽谈了多少次合作,协调了多少技术难点,都是不为人知的。而相较之下,Starknet Stack、ZK Stack 等正式推出也就俩月左右。
Binance交易所因此,四大天王 Stack 战略还远未到分胜负高下的时候:
1 Sequencer 元件模组化共享竞争现在各家都在推进 Sequencer 的去中心化程式,但都还是 Soon 的状态,很难说谁更有领先优势,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认为会是 Starknet,理由很简单, Starknet 此前的 Prover 验证环节已经实现了第三方许可准入,且被主网 Rollup 合约验证通过。 在核心技术元件去中心化程式上,Starknet 的重视程度会更高,也更有技术底蕴;
2 多链开发者亲和度竞争这一票定当投给 Optimism,它的 MIT 更开放包容的 license,以及已经形成气候的开发者活跃氛围,使得其能够吸引一大批开发者资源。 虽然一键发链听上去有点调侃之意,但 Rollup AS A ServiceRaaS的商业图谱还就是这种简单粗暴来得高效。 次之,我觉得潜力会在 Starknet 上,就因为 Starknet 上总会看到一种浓浓的极客社群气质,事实上也总会冒出一些让人大开眼界的专案。
3 多链生态应用竞争当年 Cosmos 生态靠一个 Terra 就带动了一大波繁荣,虽然结果很惨烈,带来的反噬影响也让 Cosmos 生态元气大伤, 但足以看出一个超级应用对开放共建生态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OP Stack 阵营在 Base 链上的突出表现,毫无疑问又可以加一票。但 Base 和 Optimism 的合作没有共享 Sequencer 的前提,没有跨链组合流动性共享,只能算是一个孤立事件,尚不具备 Terra 之于 Cosmos 的牵动意义。
是不是,ZK Stack 就废了呢?这两天 zkSync 和 Starknet 在比拼 TPS,zkSync 交易量也突破了 1 亿大关,无论怎样,zkSync 在使用者量、交易量、TVL 上的优势也是一张王牌,别的不说,单就 zkPorter 以及 Prover 元件的共享,就没有人会怀疑其可稳定承载的交易量。 zkSync 过早 Fomo 的市场对其扎实技术底层的磨练发挥关键作用。 而 Arbitrum 的 Orbit 目前反倒比较神秘,因为大家都在铺 layer2 的路,Orbit 一个健步跳到了 layer3 着实有点快,但不排除其正在秘密进行大型游戏社交类应用的布局,一旦某天有个大招放出来,Arbitrum 目前积累的综合实力,对于独有专属应用链市场的吸引自然没的说。 总而言之,Rollup 四大天王唱响的这次 Stack Narrative Summer 一切正当时,让子弹飞一会吧。
相关报导Optimism高呼结盟兄弟:Base未来可能获118亿枚OP赞助
比特币Layer2生态:Stacks 的主要创新和优势
Layer2模组化战争:OP Stack vs ZK Stack,谁能赢?
Tags Arbitrumlayer2OP StackStarkNetZK